6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发布了2017年第9号公告,公布18个省节能环保重点专项资金审计结果。
其中,审计抽查13家汽车生产企业6801辆享受财政补贴的新能源汽车发现,有3511辆电动客车的补贴额超过单车售价的70%,补贴标准偏高。
此外,至2017年2月底,审计抽查16家企业(其中10家为汽车租赁企业)购买的3.55万辆新能源汽车中,有0.22万辆闲置未用一年以上,有1.72万辆年行驶里程不足3000公里;而延伸调查的66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中,有30家2016年销量不到500辆。
审计抽查还发现,一些汽车产销企业采用自产自销、供应电池回购整车等手段获取财政补贴金额较高,达16.72亿元。
同样是在6月23日,中机中心发布了通知显示,因相关新能源客车车型未提交《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检测报告,拟在297批《公告》中暂停109家企业共2380款新能源客车车型。
那么,基于上述两大重要消息及今年市场情况来看,新能源客车市场将发生哪些变化?
对此,高工产研电动车研究所(GGII)认为,在技术趋于严苛、资金压力巨大等市场环境下,新能源客车市场将发生以下几大变化:
一是,新能源客车产业将逐渐回归正常化,进入理性发展阶段;
二是,新能源客车市场将面临新一轮的洗牌,市场竞争格局将呈现“强者恒强”的态势,例如宇通、中通、比亚迪等龙头企业的优势和市场份额将逐步扩大,而由于资金压力巨大,小客车企业或面临被整合的危机;
三是,从整体市场趋势来看, 今年1-2季度新能源客车产销下滑严重,预计3-4季度将有所回暖。
四是,受高铁冲击、经济减速等影响,我国公交客车市场饱和度进一步提高,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有所放缓。
总的来说,不可否认的是,国家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有逐步趋严的趋势,在经历“骗补”事件后,国家在细节方面变得更为严谨和严苛。
下面,一起来看看本周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哪些大事件发生~
工信部拟恢复苏州金龙等4家企业申报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资质
6月29日,工信部发布《关于4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整改验收情况的公示》。
公示指出,近期,工信部对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河南少林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4家企业整改情况进行了资料审核和现场验收。
根据专家组出具的验收报告,认为上述4家企业针对行政处罚决定的整改工作到位,企业生产一致性保障能力满足相关规定要求,建议恢复其申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资质。
随着工信部本次公告发布,除被取消整车生产资质的苏州吉姆西之外,11家因骗补而被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的车企均已拟恢复申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资质。
两部委联合发布新版外商投资指导目录
6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联合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年修订)》(下称2017年版目录)。2017年版目录将于7月28日起在全国实施,同时《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修订)》(下称2015年版目录废止。
目录明确指出放宽纯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准入限制。在汽车制造业领域,鼓励外商投资汽车发动机制造及发动机研发机构建设、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及关键技术研发、汽车电子装置制造与研发以及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
但是,在限制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中,仍规定汽车整车、专用汽车制造:中方股比不低于 50%,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及两家以下生产同类(乘用车类、商用车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特别强调的是,如与中方合资伙伴联合兼并国内其他汽车生产企业以及建立生产纯电动汽车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可不受两家的限制。
沃尔沃、奥托立夫联合英伟达推量产自动驾驶汽车
今年初,沃尔沃联合供应商奥托立夫成立合资公司Zenuity,专注于自动驾驶汽车软件开发。近日,有消息称,该合资公司计划2021年推出搭载英伟达 Drive PX 人工智能计算平台的量产自动驾驶汽车。
事实上,根据高工电动车网了解,随着汽车智能化的进一步推进,越来越多车企与包括英特尔、英伟达在内的国际芯片巨头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合作开发量产自动驾驶汽车。近几个月以来,就有长城汽车与瑞萨电子、小鹏汽车与博世、沃尔沃与英伟达等合作案例。